2017年3月14日至4月5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许煜博士讲授了西蒙东(Gilbert Simondon)哲学专题课程。该课程是中国首个针对西蒙东思想的系统性讲授。本书集合了3次课程录音整理和部分参考文献翻译。
吉尔别‧西蒙东(1924-1989),一位在上世纪一直默默无闻的法国哲学家其实影响了很多与他当代的哲学家,最显着的是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在后者的几乎所有书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西蒙东的思想的痕迹,特别是在《差异与重覆》中,西蒙东个体化的概念成为了德勒兹用来批判亚里士多德、康德等的武器。西蒙东,同时也深远地影向了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后者揉合了西蒙东的个体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来分析资本主义的危机。
西蒙东的两部论文﹕主论文《在形式以及资讯的概念下重思个体化》(L’individuation à la lumière des notions de forme et d’information),副论文《论技术物的存在方式》(Du mode d’existence des objets techniques)虽然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但他的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以及对技术的理解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意义更深远。
这次的课程将深入地探讨西蒙东的技术思想,中心问题包括﹕ 如果从十八世纪以来,技术和文化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的关系,如果资本主义造成的不只是人的异化而且是技术物件的异化,我们应该如何从技术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工业技术中,技术物件的个体化(individulisation)取代了人作为技术个体(individu technique)的位置,这对于个体化(individuation)会造成甚么影响?在甚么情况之下会造成去个体化(disindividuation)呢?在对于技术发展过程的回应中,艺术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讨探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将当前的数码媒体以及艺术创作重置于技术物以及个体化的框架来思考。
课程将以两天的工作坊结束,到时将邀来工程师、艺术家、哲学家和参与者一起讨论和发展针对集体个体化在数码时间的实践。